欢迎访问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门户网站!

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联盟

栏目导航COLUMN NAVIGATION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

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发表人:浏览次数:207次发表时间:2021/9/10 16:19:59


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2020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27所,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普通中专88所,成人中专25所,职业高中227所,技工学校87所。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逐年增加,2020年招生145010人,比上年增加8246人,增长6.03%,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39.60%,比上年提高1.8%。在校生391171人,比上年增加7026人,增长1.83%,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7.41%,比上年提高0.6%。毕业生128749人,比上年减少7928人,下降5.8%。

全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94所,与上年持平;招生25904人,比上年增加2761人,增长11.93%;在校生67711人,比上年增加2140人,增长3.26%。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分隶属、性质,不含技工学校)

项目

省属

市属

县属


公办

民办

公办

民办

公办

民办

学校数

29

12

96

12

121

70

在校生人数

28822

10838

69650

9863

120614

47010

 

1.2设施设备

2019/2020学年,因中职招生情况明显好转,在校生人数增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值三项指标较2018/2019学年基本持平。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情况(不含技工学校)

项目

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仪器设备/万元

图书/(册)


生均

生均

生均

2018/2019学年初

7093922

23.48

215294

0.71

10102232

33.44

2019/2020学年初

6833956

23.04

220293

0.74

9664826

32.58

 

1.3教师队伍

1.3.1师资队伍总体情况(不含技工学校)

2019/2020学年,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总数为29157人,比2018/2019学年减少288人;专任教师23248人,比2018/2019学年减少99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持续小幅提高,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例持续小幅下降。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情况(不含技工学校)    单位:人


教职工总数

专任教师数

专任教师比例

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比例

2018/2019学年初

29445

23374

79.4%

12.92:1

2019/2020学年初

29157

23248

79.7%

12.76:1

 

1.3.2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不含技工学校)

2019/2020学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2.38%,比2018/2019学年增加1.1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86%,比2018/2019学年减少0.31%,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继续明显减少,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持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不含技工学校)    单位:人


合计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高中阶段及以下

2018/2019学年初

23374

13

1428

19881

1986

66

2019/2020学年初

23248

11

1352

20115

1713

57

 

 

1.3.3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含技工学校)

2019/2020学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461人,比2018/2019学年增加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19%,比2018/2019学年增加0.1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持续小幅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含技工学校)  单位:人


总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未定级

2018/2019学年初

23374

23

4430

8873

7720

2328

2019/2020学年初

23248

24

4437

8710

7272

2805

 

 

1.3.4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岗位结构(不含技工学校)

2019/2020学年,授课专任教师中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为49.03%,与2018/2019学年基本持平;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48%,比2018/2019学年增加2%。2019/2020学年,聘请兼职教师4220人,为授课专任教师的18.45%,比2018/2019学年减少0.63%。

 

          中等职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情况(不含技工学校)     单位:人


授课专任教师

授课聘请校外教师

文化基础课

专业课、实习指导课

文化基础课

专业课、实习指导课

双师型及比例

双师型及比例

2018/2019学年初

23034

11729

11305

5222/46%

4396

992

3404

1065/31%

2019/2020学年初

22866

11655

11211

5372/48%

4220

876

3344

1050/31%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2.1.1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全省中职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2020年,全省XX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4.8%,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4.9%,体质测试合格率为93.5%,毕业率为97.1%,与2019年相比均稳步提升。

学生素质数据统计表

序号

项目

2020年

2019年

对比情况

1

文化课合格率

94.8%

94.6%

上升

2

专业技能合格率

94.9%

94.7%

上升

3

体质测评合格率

93.5%

92.2%

上升

4

毕业率

97.1%

96.8%

上升

【案例】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健全“五育”评价机制

 

完善德育评价。学校把德育课课程建设与学生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以“三自管理”为载体,用个性鲜明的“五星级教室”“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共同组成了“一班一品”特色文化,激发和引导着学生自我发展。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开展行知班劳动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班级值周和劳动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强化体育评价。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强化体育教学训练,开设体育节激活校园活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

改进美育评价。完善课程设置,开设艺术欣赏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展演活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

严格学业标准。认真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行学分制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完善实训、实习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训、实习,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453513.png

2.1.2坚持德育和思政工作相结合 

全省认真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价值导向,各中职学校结合行业、专业特色开展中职德育研究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德育课教师、成长导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指导师、德育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使其成为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中职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整体专业素质有了较大提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更加突出。

 

【案例】山西省中医学校多种形式加强思政教育

 

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主题班会与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宣传片;举办防范抵御渗透侵蚀、推进校园平安和谐专题讲座,从国际国内形势、当前境内外宗教渗透、我国宗教政策、网络渗透等方面进行宣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工作室”,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开展禁毒学习活动与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日”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利用各种平台学习宣传国家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以及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广泛开展示范教育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赵雪芳、王学诗等优秀校友的事迹。

四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重大舆情管理机制。制定及时有效的《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学生每月整体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台账;关注敏感学生群体,加强追踪寒暑假返乡期间学生思想动态,要求班主任定时联系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2.1.3学生专业技能显著进步

山西省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促进专业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建设,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2020年,组织全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项目45个,共产生一等奖88名,二等奖201名,三等奖375名;通过省赛共选拔推荐16个优秀参赛选手或团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我省13中职学校35名选手参加16个项目的比赛,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获奖名单

序号

项目

选手姓名

所在学校

指导教师姓名

一等奖

1

焊接技术

苗鋆

山西省粮食技工学校

冯彩平

二等奖

1

护理技能(中)

白烊吏

吕梁市卫生学校

雒翠林

三等奖

1

电子商务技能

李景霞 冯昱钦张可欣   吴嘉辉

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李文景/王占成

2

酒店服务

郝超锦 郎馨娅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郭成俊/阴棠棠

3

网络搭建与应用

薛二田 郭子浩

太原市财贸学校

高晓连

4

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王上卿 张李明

太原市财贸学校

李静/武晓娟

5

网络安全

卢建宇 汤彦博

太原市财贸学校

高晓连

 

2.2 就业质量

2020 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94843人,就业学生人数91681人,就业率96.66%,对口就业率为76.32%。    

山西省91681名就业学生中,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有10272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1.20%;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有5008人,占5.46%;其他方式就业的毕业生有12283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比例为13.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64118人,占69.94%。

 

就业质量相关数据统计情况

序号

数据名称

2020年

2019年

对比情况

1

就业率

96.66%

94.72%

上升

2

对口就业率

76.32%

73.88%

上升

3

初次就业月收入

1311元

1163元

上升

 

2.3 升学情况

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比例持续增加。2017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为53377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0.13%;2018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为52812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4.27%;2019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为5986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9.86%;2020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为64118,占毕业生人数的69.94%。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备案工作。4月份,经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申报和专家论证,省教育厅同意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 24所普通中专学校的快递运营管理等44个新增专业的备案申请,同意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等31所职业中专学校的播音与节目主持等52个新增专业的备案申请,并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0 年中等职业教育新增招生专业备案结果的通知》予以公布。

【案例】山西工业管理学校动态调整专业,助力区域发展

山西工业管理学校对接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了专业随产业发展需要,校企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结构,构建了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两大专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高。2020年学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邮轮乘务 4 个专业。

朔州为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各区县职业学校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的原则和省内外高职院校密切沟通,为中高职对接打下了坚实基础。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积极与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设置了会计、护理、美容化妆等专业,与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沟通,设置了机电、园林等专业,与朔州师范专科学校相衔接,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多次选择上学的机会,拓展了学生成才和发展的路径。应县职业技术学校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了陶瓷工程技术和工艺美术专业,引进师资,成立应县陶瓷研究所,建成四个陶瓷实训室,还成立了陶瓷乐团,为培养推动当地陶瓷产业转型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了陶瓷人才培养基地。

3.2质量保证

3.2.1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组织全省中职学校填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依托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QQ工作群对中等职业学校数据员进行培训、答疑。继续按中职诊改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和推进。

【案例】临汾市人民警察学校逐年诊改,螺旋上升

临汾市人民警察学校以学校诊改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为蓝本,以诊改工作例会制为推进,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位一体的诊改联动机制,逐步构建起 “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针对 6 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按照“8 字”质量提升螺旋运行流程,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益的开展诊改工作。在2020年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章程;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学校组织架构;在梳理确定的学校制度体系名目基础上,完成了各项规章制度内容的编制;完善专项规划,建立目标体系,建立健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及信息平台规划目录及内容;建立专项规划下各项标准要求及内容,形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层面标准体系建设清单及内容;依据专项规划制订子规划(学年计划),建立目标实现任务书;依据五纵五横架构,建立基于学校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及岗位职责、岗位标准的《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总体设计方案和内容。

 

3.2.2编制发布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根据教育部要求,组织各市和各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并报送了《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于2020年1月组织专家进行了《报告》的合规性审核,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合规性审核情况的通报》。截至2020年1月14日,10个市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了市级《报告》,275所中等职业学校报送了校级《报告》。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合规性审核,市级《报告》中,审核结果为A等的4份,占报送市级报告总数的40%,评审结果为C等的2份,占报告总数的20%。学校《报告》中,审核结果为A等的22份,占报送学校报告总数的8.0%;B等102份,占37.2%;C等151份,占54.8%。省教育厅对《报告》合规性审查结果为A等的大同市教育局等4个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22所中等职业学校,予以通报表扬。对《报告》合规性审查结果为C等的151所中等职业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561409.png

市级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合规性审核情况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618143.png

学校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合规性审核情况

 

3.2.3项目建设

3.2.3.1加强高水平重点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和管理

4月15日,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14号),组织全省职业院校开展申报。共收到38所高职院校和132所中职学校申报449个项目。经专家遴选,确定支持高职高水平重点专业32个,高水平实训基地37个;中职高水平重点专业88个,高水平实训基地90个。遴选出一批建设理念超前、建设基础扎实、建设目标较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项目。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656100.png

山西省2020年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支持建设项目

 

【案例】山西省贸易学校高水平建设项目推动学校发展

 

山西省贸易学校的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美术三个重点专业和书法文化传承特色项目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学校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同类院校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双高”项目建设。学校“双高”项目建设坚持“高水平、实用性、兼容性、前瞻性”建设理念,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进入技术培训阶段,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高水平重点专业和计算机平面设计高水平实训基地正在有序推进,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3.2.3.2推进中职示范校建设

印发《关于开展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49号),于2020年10月安排专家对50所2018年批复启动项目的学校进行验收,支持示范学校先做优做强,引领带动全省中职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案例】山西工业管理学校示范引领新中职

山西工业管理学校专业带头人为榆次区职业技术学校、山西徐特立高级职业中学、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进行“工业产品与创客实践”技能大赛赛项的专业指导。为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太原财政金融学校、山西省经贸学校、太原市交通学校等进行重点专业建设指导,分享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和要点,推动了示范校建设的规范化,起到了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2020年,华北机电学校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固定资产13499.67万元,教学与实习仪器设备总值3305.2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1612.8元,实训实习工位数2980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1.05个,图书94646册,生均纸质图书33.2册,实习实训设备种类包括72种,设备使用率为96%。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713355.png

3.2.3.3 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020年6月,根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关于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知》(教职所〔2020〕21 号)文件精神,经学校申报,市教育局推荐,省教育厅审核,确定139 所院校参与开展 74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为了充分发挥专家组织的研究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山西省“1+X”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工作质量,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 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晋教职成〔2020〕9 号)精神,经研究, 在2020年12月成立了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

【案例】太原市卫生学校落实“1+X”证书制度,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

太原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一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理念和育人规,学校、医院全面合作育人,探索了“校院融通、能力递进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完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与实施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主线的“理实交替、课证融通”课程体系,重新修订了 22 门《课程标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1+X”母婴护理书证融通的模式,开设了母婴保健方向课程《母婴护理》《遗传与优生》。按照“基础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三阶梯能力提升层次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逐步提升职业技能,成为护理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了德育为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道德水平、个人素质、日常表现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评价,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3.2.4组织各级各类大赛

3.2.4.1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

推荐省赛优秀选手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共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1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共获得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共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

3.2.4.2成功举办山西省第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组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师生技能大赛,报名参赛师生超过8000人,参与人员总数超过历届大赛规模。2020年10月10日-11月29日举办师生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7814名师生参加,共决出一等奖236个、二等奖495个、三等奖811个,6个市获得大赛团体奖;同期举办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92名教师参赛,决出业务能力组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8人,最美班主任10名,最美班主任提名奖20名。7-9月举办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和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经承办单位推荐及专家审核,产生优秀组织奖32个,企业特殊贡献奖62个,优秀裁判员84人,优秀工作者50人。

3.3 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3.3.1组织实施全省职业院校2020年度国培计划

2020年国家拨付我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专项经费1300万元,省级拨付1500万元,共计2800万元(中职1180万元,高职1620万元),组织410名中高职一线教师、校长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建成15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中职5个,高职10个)及15个教师记忆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通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组织300名中高职骨干教师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双师型”教师协同研修,打破中高职之间教学的壁垒,提高职业教育的一惯性和职业性;组织108名中高职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畅通校企交流合作渠道,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及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对2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送培下乡”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10个深度贫困县的重点帮扶,累计培训1380余人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组织5408名中高职教师参加全专业覆盖的教学能力远程培训,满足个性化需求,扩大受训面,有效提升全员教学水平。

2020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概况

国培项目

专业、方向(个)

参训人数(人)

学时

中职

高职

中职

高职

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4

21

61

89

160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4

14

57

94

160

“双师型”名师培育计划

2

2

50

100

160

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

8

7

12

22

320

卓越校长专题研修

1

3

50

30

80

教务处长能力提升培训


1


50

160

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

5

100

200

3年

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

5

100

200

3年

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1

1

30

30

80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师资培训

5

4

690

100

160

教师企业实践

4

9

59

49

160

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修

1

1

50

30

160

远程培训

1

1

1974

3434

90

集中连片贫困县培训资助计划

-

697


36

合计

-

-

8358


 

3.3.2开展2020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评审工作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0 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20号)要求,经各职业院校自主申报、市级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审核认定、网站公示等程序,2021年1月,通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0 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1〕2号)公布评审结果,认定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外科护理》等43门课程为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被认定的在线精品课程将统一在省级平台(山西职教网 http://www.sxve.net/)运用与共享,并对认定课程的运行维护情况持续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在线精品课程实施退出机制。

3.3.3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并在全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4月发布《关于举办2020年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晋教职成〔2020〕4号),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7月组织报名和网上初评,9月进行现场答辩。中职组共产生一等奖24个、二等奖45个、三等奖70个,并推荐13组教师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12月10日-12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决赛在湖南株洲举行。我省推荐的13个教学团队有1支队伍获得现场决赛入场券。经过激烈的比拼,共获得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案例】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以赛促教,精益求精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能力大赛,由校领导牵头,教务、科研、系部互相配合,从赛项研究、赛前培训,到参赛作品的一轮轮反复打磨,多方位、多渠道备赛。2020年5月,举办了校级教学能力大赛,选出6支教学团队参加了市赛,最终经过层层选拔3个作品晋级参加省赛,3个作品均获得省赛一等奖。《导“规”循矩,游乐无穷--“平遥古城之旅”导游服务》作品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国赛三等奖。备赛期间,这支教学团队全心投入,从视频拍摄、文本修改、资源完善、模拟演练等各个环节反复推敲,始终高强度、高标准、严要求,认真钻研剖析大赛要求,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借鉴优秀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克服重重困难。团队负责人侯志琪说:“通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学能力提升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不负重任,励志前行,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们有了成长的机会!”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4.1.1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

山西省产教融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同向发力,积极推进太原、大同、长治、晋中等4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改革。遴选培育两批共39个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落实优惠政策。探索山西省机电工业联合会(装备制造行业)作为产教融合型试点行业,改革初见成效。多部门联合召开山西省首届产教融合大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拓展企业和教育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全力服务山西省经济转型升级。

山西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名单(第二批)

序号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1

山西兴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

2

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长治市

3

山西襄矿集团有限公司

长治市

4

太重榆液长治液压有限公司

长治市

5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长治市

6

长治市潞锦工贸有限公司

长治市

7

红马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市

8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长治市

9

长治市久豪科技有限公司

长治市

10

山西布劳恩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长治市

11

山西省长治市第一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长治市

12

山西七一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长治市

1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

14

山西金日能源有限公司

长治市

15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临汾市

16

山西上捷电梯有限公司

大同市

17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临汾市

18

山西美宝婴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太原市

19

朔州市爱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朔州市

20

龙芯中科(太原)技术有限公司

太原市

21

太谷县夕阳红疗养院

晋中市

22

大同市通航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大同市

23

山西省投资集团太谷安养养老发展有限公司

晋中市

24

山西中关村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太原市

25

山西广立机械加工工业园有限公司

太原市

26

山西菲达科技有限公司

晋中市

27

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运城市

 

4.1.2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9月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0 年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年度检查和验收工作的通知》,安排第一批试点单位的验收工作和第二批试点单位的年检工作。10 月 14 日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0 年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级验收工作的通知》,10月27日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我省第三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省级验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答辩等环节,重点考察了试点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及试点建设情况。11月10日组织第三批试点单位针对省级验收专家组的意见完善验收材料,并上传至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管理平台。11月25日,组织省级验收专家组对上传的材料进行了网上审核,9个试点单位全部通过验收,并将工作总结报告提交教育部。

 

【案例】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积极探索学徒制模式 创新完善评价体系

一、校内评价体系

学生在学校完成技术专业(文化)课程理论学习的任务,学业水平的考核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校目前在工程测量专业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课题模块为载体,进行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在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由任课老师引导依据考核评价标准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的方式,以量化打分的形式完成。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919391.png

典型任务考核评价记录

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通过网络教育实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答题等方式进行积分式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理论学习,同时将学习时长,答题分数等纳入学生校内评价体系。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79954575.png

 

学徒网络学习考核表

2.终结性评价

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搭配校骨干老师,依据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考核内容。考核采取实践操作、理实一体等形式进行。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001760.png

 

测量班学徒在校期间实操考核


二、校外评价体系

学生在企业学习时的企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核心技能考核由“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双导师来完成。学生进入企业后,师傅根据企业制定相应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学徒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思想观念、纪律观念、服从意识、大局观念等的考核。学生考核通过后,由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双方签订劳动就业协议,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学徒享有进入合作企业工作的优先权。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041520.png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098003.png

测量班学徒在企业跟岗实习

三、第三方认证

         在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由劳动、安监、人事等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对我校学生进行考核,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技能等级证、实现了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137860.png

职业技能考核

 

四、成果成效。

这种评价模式全面、客观、公正,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让企业及时了解学生技能熟练程度,增进了校企的进一步融合,提高了教学质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本评价方案在该校试行、研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曾先后接待了来自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管理人员来校考察学习交流,他们对于我校的评价模式极为感兴趣。

 

4.2 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实习管理

加强疫情期间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陆续下发《关于做好因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2020〕2号),《山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晋教办函〔2020〕5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活动的通知》(晋教办函〔2020〕20号),要求各职业院校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加强对在外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控。

4.3 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2020年我省成立了山西林草职业教育集团、山西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集团、山西省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等3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山西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和山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11月,推荐山西材料与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山西煤炭职业教育集团参加国家遴选。全省各职业教育集团不断吸纳省内知名企业和多所职业院校加入,以服务山西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山西现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集团效应,促进资源共享,不断为我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省已成立14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4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

 

【案例】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集团办学展活力,立足三农做贡献

 

“忻州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从2017年组建以来,紧扣社会服务、教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行业性、区域性等农业特色,促进了忻州市农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中高职之间全方位合作,扩大了办学规模,打造了适合忻州农业发展的专业品牌,创新了农业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忻州市全面振兴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197073.png

2019年以来,集团成员单位先后完成省级课题6项,主编和参编中高职国家规划教材20余部,研发校本教材34部,其中6部已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及技术推广项目;有6人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人获得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15人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有3名教师担任山西省中专学校高评委等职,在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社会化培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忻州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始终坚持倡导集团化办学方向,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己任,按照职教集团为“ 三农” 服务的办学宗旨,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教育培训,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准扶贫、农村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9年以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阳光工程、基层农技员、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各级各类教育培训46期,合计11757人次。8名专业教师被静乐县农业农村局、忻州润汇职业技术学校、忻州涌盈公司聘请为兼职讲师。承担原平市技术站、植保站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多人的授课任务。

二、发挥科技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1.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集团牵头单位原平农校在脱贫攻坚中具有科技和师资优势, 在代县雁门关乡上田村定点帮扶过程中,组织农、果、牧等专家教授,实地驻村走访调研,积极入户与贫困户对接,精准制定脱贫方案和巩固提升方案,确保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共计入户走访帮扶贫困户2000余人次,为村民办实事60余件。推广玉米、谷子等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通过养殖技术服务及培训,减少牛羊疾病发生。 以免费提供优质蔬菜苗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2.加大资金投入,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以来集团牵头单位原平农校筹措帮扶资金12万余元。通过多渠道宣传帮扶村的农产品,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已买代帮”“熟人销售”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每年销售上田村小米、糕面5000余斤,帮助贫困户增收。

3.发挥专业优势,积极部署扶贫工作。集团内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在代县宁武、繁峙、静乐、河曲等地开展教育扶贫,进行农业实用技术讲座、测土配方等帮扶活动。积极落实上级部门部署,选派精兵强将分别赴代县阳明堡镇、宁武县西马坊县挂职扶贫,协助县乡做好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选派两名干部赴繁峙县砂河镇担任农村第一书记承担省职教扶贫任务,与临汾市隰县职业中学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4.发展药茶产业,努力打造第七茶系。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成功引种驯化野生毛健草。2019年与宁武县圪廖乡黄岭村扶贫工作队合作进行毛健草人工种植。当年培育毛健草秧苗14万株, 种植面积70亩,开创了毛健草人工育苗、引种驯化成功的先例。2020年在宁武县黄岭村育苗,发展毛建草种植面积100多亩, 在圪廖乡其它村庄、 东马坊乡柳子村发展种植面积100多亩。学校3名骨干教师被聘为宁武县农业局毛健茶育苗种植技术指导员,在化北屯乡头马营温室育苗基地进行技术服务,全年为宁武县育苗300万株,种植面积1000多亩。

5.发展设施产业,打造忻州示范农业。原平农校、宁武职中、原平职中等集团成员单位积极发展温室芝麻蜜甜瓜嫁接育苗,高效生产技术,两年累计培育嫁接甜瓜苗10多万株,为忻府区部落村、 二十里铺、 金山铺,原平弓家庄、北街等村庄提供秧苗,温室亩产值高达10万余元,成为忻州农业产业效益最好的项目之一;2019年、2020年两年为忻府区尹村、田村、奇村、金山铺等村庄培育无籽西瓜8824、美都品种,育苗数量20多万株,发展大棚西瓜种植产业,大棚每亩收益在2万元以上;为高城乡王府村、高城等村庄培育大棚番茄秧苗30多万株,2020年每亩大棚收益达3万元。

6.发展辣椒产业,打造工厂化育苗基地。在忻州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推动下,目前,忻州市年种植辣椒面积20多万亩,成为忻州市的品牌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原平农校充分利用智能温室,大棚等育苗设施,培育各种蔬菜穴盘秧苗,为当地菜农、城乡居民服务,成为忻州市两大工厂化育苗基地之一;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培训学生,连续五年成为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蔬菜嫁接比赛举办地,该专业培训的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5个,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4个。

7.兴办实体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原平农校创办的动物医院为校办实体企业。由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王兴春带领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了忻州市十四个县24个大型养殖企业(合作社)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凭借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8.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集团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创新培养模式。按照忻州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原则,积极与上海昌晋贸易有限公司、原平市正伟养鸡专业合作社、原平神农强盛公司、山西时代盈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代县雄关古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忻州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实施“乡村振兴”的良好时机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好政策;更得益于集团各单位成员的辛勤付出。目前,集团在“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和“社会培训与服务”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国也形成一定影响。

4.4扩大“1+X”试点规模

2020年5月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的通知》,公布了139 所院校参与开展 74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试点规模19100人。9月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晋教职成〔2020〕9号),成立了由省教育厅厅长为组长,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教育厅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组。12月4日,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61号),成立了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指导全省试点工作,对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证书的技能标准与教育教学融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12月9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的通知》要求,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检查监测的通知》,全面启动我省有关试点院校检查监测工作。截止12月,全省共161所院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15所,占71.4%),参与国家公布的92个试点证书中的90个,覆盖率达97.08%,参与试点学生规模36400人。全省申报考核站点272个,培训教师2000余人,培训学生12000余人,考核学生7000余人。

5.社会贡献

2020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对口支援、服务抗疫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全省325所学校具备中职学历教育招生资质,其中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85所,占全省中职数的26.2%。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顺应山西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各中职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2020年新增“快递运营管理”等96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各中职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山西省91514名就业学生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07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7.54%;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736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26.72%;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12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65.74%。与2019年相比,从事第一产业人数的比例有所减少,从事第二产业人数的比例稍有下降,从事第三产业人数的比例有所减少。

各中职学校通过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山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本土化的基础性技能人才,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助推产业转型综改和服务乡村战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2 社会服务

5.2.1培训服务

山西省各中等职业学校严格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各中职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及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2020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68号,提出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主动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扩大职业院校培训规模。一年来,各中职校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养殖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涉及养老护理、保育技术、美容与化妆技术、中式烹调技术、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电工维修、汽车维修、茶艺、计算机应用、果树栽培与管理、日光温室技术、家政服务、养殖技术、月嫂培训等40多项技术技能,为促进我省再就业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培训服务成效显著。

各中职学校积极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大力推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运城全市社区教育培训14.6万人次,创建9个学习型乡镇、10个学习型居委会、9个学习型企业、11个学习型社区、8个其他学习型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7.8万人次;临汾市教育局为提高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居民健康生活素养及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5.2.2技术服务

山西省各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师资优势、技术优势,积极为行业企业、社区和广大农村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开展诸如技术咨询、健康服务、公益活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制定标准等服务,逐步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的理念,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5.2.3文化传承

山西省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使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优秀地方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产业文化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独具地方特色的推广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被教育部等三部委评估认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榆次职业中学“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与榆社县古建协会合作,培养古建筑方向技能技术人才,传承了古建技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礼运大同篇手语操成为大同市中等职业学校课间操保留曲目,课间操也不再是广播体操的单曲循环,手语操的加入让课间操变成广播体操与手语操的双美轮转,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课间操拥有了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5.3对口支援

5.3.1 发挥职教优势,建立职教品牌

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独特优势,全省59所重点骨干职业院校与58个贫困县进行了深入对接,送政策、送理念、送思路、送措施,帮助贫困县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向对口县广为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引导贫困人口选择职业教育。接受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指导被帮扶职教中心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提升职教中心管理水平。2020年,各对口帮扶单位共派出交流教师393人,培训对口县职业学校教师1202人,培训对口县各类社会人员2832人。帮扶双方共派出管理人员挂职48人,双方集体办公次数173次,联合办学培养对口县职业学校学生1495人,共建专业83个,课程180门,实训基地36个。帮扶院校资助对口县贫困家庭学生1082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资金93.52万元,资助对口县职业学校资金29万元,资助设备价值26.94万元,帮助引进合作企业37个,指导开展职业培训项目58个,参与职业培训4381人次。

各类职业院校根据《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职业院校积极承担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的通知》、《关于合力推动“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做好“山西护工”培训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和《关于做好〈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主动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发挥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教学资源的优势,积极承担培训任务,面向农村贫困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各职业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培训扶贫,打造出“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等山西劳务品牌。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共开展培训项目4783个,超470万个学时,聘用校内专任教师承担培训任务3743人,聘请校外人员承担培训任务2313人,培训在校学生77668人次,培训社会人员713654人次。

5.3.2 积极部署推进,深化东西协作

根据《教育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6〕15号)精神,我厅按照与受援单位签订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落实协议书》,通过互派教师、学生,加强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5.4服务抗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省中职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这次抗疫大战大考中,构筑起守护师生健康的“铜墙铁壁”,实现了“零感染”“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和“三零单位”的胜利。疫情期间,各中职校积极开展抗疫科普知识宣传,积极组织线上教学、线上培训、线上教研、线上咨询、线上办公等活动,把讲好抗疫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把弘扬抗疫精神、增进家国情怀、开展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把全民抗疫变成为思政的重要素材,在助推“三全”育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政府履责

6.1经费

6.1.1教育经费支出(不含技工学校)

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政策,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601865万元,比上年增加18645万元。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为6.14%,比上年降低0.17%。

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全省教育经费支出总计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

2018年

9239226

583220

6.31%

2019年

9795380

601865

6.14%

6.1.2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含技工学校)

全省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16536.14元,较上年增加612.20元,增幅3.83%;全省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普通高中1728.06元。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情况    单位:元


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

2018年

15950.94

13477.37

2019年

16563.14

14835.08

 

6.1.3基本建设支出(不含技工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总计中基本建设支出14070万元,比上年增加6887万元,增加95.87%。普通高中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总计中基本建设支出9753万元,较上年减少3457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山西省中职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支出总计中基本建设支出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

2018年

7183

13210

2019年

14070

9753

 

6.2政策措施

6.2.1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推进100所省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2020年,省财政投入6.5亿元建设100所省级中职示范学校的首批项目学校完成验收,推动示范学校率先做优做强,引领带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持续加强实训基地、重点专业建设。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132所中职学校申报449个项目。经专家遴选,确定支持中职高水平重点专业88个,高水平实训基地90个,遴选建设一批理念超前、建设基础扎实、建设目标较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项目。

6.2.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统筹管理

开展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核查工作。全省共核查中等职业学校325所,其中305所学校具备中职学历教育招生资质,20所学校要求其限期整改,一年内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的,2021年起停止招生。核查结果面向社会公布。

调整职业院校校专业设置。统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和建设规划,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备案工作。经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申报和专家论证,省教育厅同意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 24所普通中专学校的快递运营管理等44个新增专业的备案申请,同意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等31所职业中专学校的播音与节目主持等52个新增专业的备案申请,并予以公布。进一步优化了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6.2.3统筹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各有关职业院校落实职普招生大体相当要求,严格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加强学籍管理,做好招生宣传和服务,保证中职招生规模。并要求各市按照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和初中毕业生自然增长数,上报备案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计划。8月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严格落实上报备案的招生计划,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各市、各有关职业学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中职招生工作,确保广大考生、招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年,教育部下达我省中职招生计划建议数为141100人,截至11月20日完成招生147752人,完成计划104.71%。

6.2.4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拓宽中职学生成长通道

持续开展五年制职业教育“三二分段”培养试点工作,考生报名踊跃,录取分数线不断提高,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在2018、2019年试点基础上,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全面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引导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先后出台对口升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实施办法和高职单招、五年制高职考试招生实施办法,并配套发布15个专业大类对口升学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初步形成突出技能、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我省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有3个特点:第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2017年起,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增加职业技能考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2018年对口升学在五个专业大类加试职业技能,2019年扩大到10个专业领域,2020年全面推广。第二,导向突出、避繁就简。既要坚定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办法,引导职业院校强化实践教学,又要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管用实用的考试方法,方便学校、方便考生、方便考试录取。第三,明确职责、合力推动。三个《实施办法》和各专业领域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考试管理单位、各招生院校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确保改革科学组织、有序推进。

6.2.5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配合省发改委,支持太原市、晋中市、大同市和长治市开展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探索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山西模式”。 配合省发改委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工作,2020年培育入库企业39家,其中,四个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的企业数量达到34家。多部门联合召开“山西省首届产教融合大会”,全力服务山西经济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良好局面。

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2020年,新组建山西林草、医药卫生健康和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省级行业性职教集团达到14个,山西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和山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各职教集团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作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有效发挥了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重要纽带作用。

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山西省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的验收工作和第二批试点单位的年检工作。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我省第三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省级验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答辩等环节,重点考察了试点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及试点建设情况。组织第三批试点单位针对省级验收专家组的意见完善验收材料,并上传至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管理平台。省级验收专家组对上传材料进行了网上审核,9个试点单位全部通过验收,相关报告提交教育部。到2020年,山西有18个单位参与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88个单位107个专业参与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受益学徒共计7000余人。

6.2.6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省教育厅厅长为组长,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教育厅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组。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山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成立了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指导全省试点工作,对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证书的技能标准与教育教学融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的通知》要求,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检查监测的通知》,全面启动我省有关试点院校检查监测工作。截止2020年12月,全省共161所院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15所)参与国家公布的92个试点证书中的90个,覆盖率达97.08%,参与试点学生规模36400人。全省申报考核站点272个,培训教师2000余人,培训学生12000余人,考核学生7000余人。

6.2.7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56所中职学校被列为培训单位,各学校主动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发挥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教学资源的优势,积极承担培训任务,面向农村贫困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开展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工作。山西省教育厅与民政厅密切协作,通过市县统一组织集中培训和退役士兵个人自主参加省内易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省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工作,帮助退役士兵掌握一技之长,提高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竞争力。

加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支持两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与涉农企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农村实用人才。

6.2.8持续开展职业院校对口精准扶贫

组织全省61所重点骨干职业学校与58个贫困县县级职教中心的开展对口帮扶。以互派教师、师生结对、专业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将各重点骨干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理念、成功管理经验引入当地职教中心,打造了“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晋”字招牌,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各对口帮扶单位共派出交流教师386人,双向挂职45人,培训对口县职业学校教师1149人,帮扶双方共建专业83个,课程180门,实训基地36个。帮扶院校资助对口县贫困家庭学生956人,资助助学金90.74万元,捐助对口学校资金29万元,设备价值26.52万元,帮助开展职业培训项目14个,培训4238人次。

 

7.特色创新

【案例1】太原铁路机械学校校企合作带动学校高水平发展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创建于1949年8月,经过72年的发展,该校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同步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铁路办学特色鲜明。

1. 订单培养对接需求,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 

该校成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对校企教师进行培养等。该校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神华集团等3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专业对口率达到80%,初次起薪平均在3600元。该校与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学生,每年在200人左右。年招生稳定在1400人左右,在校生达4000人。

2. 主动服务铁路企业,开展高层次职业培训

该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主动为铁路企业服务,年均培训人数保持在1500人次和20000人日以上。其中2018、2019年举办国铁集团检车员技师研修班33期共2104人次,每期15天。2019、2020年承担太原局集团公司新职人员岗前培训1490人次,为期3-6周。该校还承担了中铁六局电务公司、中国通号集团通号工程局城建公司的培训任务。

3.积极参加行业组织,承办高水平行业会议

2019年6月,承办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铁道通信与信号专业建设指导标准内审会议。2019年10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委托,由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2019年朝鲜铁路车辆改造及运营研修班”来学校进行学习并考察。2020年8月,承办了“山西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发展高级研修班”和山西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联盟2020年度会员大会。

4.开展技能鉴定竞赛,提供高水平技能服务

隶属于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的山西铁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主动服务企业需求,为太原铁路局和企业铁路企业开展职工技能鉴定,年均200人次。2020年10月,承接了中铁六局第四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十五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电力线路工、接触网工技能大赛,大赛为期8天,来自中铁六局电务公司的75名选手参加比赛。

5.主动参加行业培训,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

积极参加国铁集团举办的铁路专业技能培训班和骨干师资培训,提升专业教师水平。仅2019年该校就派出25名教师赴北京交通大学、沈阳铁路局长春职工培训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等处学习;2018年,派出10名教师深入到深圳地铁公司跟岗实习4周。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实力,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案例2】山西省贸易学校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主要目标

把书法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引导师生增强文化自信,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二、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做好建设总体规划

制定了《山西省贸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以“传经典、知礼义、尚仁德”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书法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形成了长效机制,书法文化的传承更具规范性和可实施性。

(二)创建环境,营造浓厚墨香氛围

建立了融书画装裱实践、书法作品鉴赏、书法作品展览及教学授课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的书法综合性实训室。在校园的长廊、墙壁、楼道、教室等公共区域悬挂师生书写、激励成才的名人名言、古今佳句,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浸润在墨香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书法魅力。

(三)专兼结合,提升书法教师素质

邀请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开展各级各类的书法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创作,开展各种展览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择优推荐参加相关部门的书画比赛。

(四)多措并举,推进书法教学工作

1.积极推进书法教学

将书法教育纳入各年级教学计划,每班每周开设书法课,由书法专业教师和书法特长教师承担,要求学生书法天天练,将书法文化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讲好书法故事,传承优秀文化。

2.大力开展社团活动

从各班挑选出书法兴趣浓厚、有书法特长的学生,成立书法社团,指派专业教师精心指导,重点培养。鼓励学生学习名家碑帖,刻苦练习书法技艺,积极参加各项书法活动,敢于大胆展示自己的书法才艺。

(五)精心筹划,开展书法展示活动

创建“笔尖论道,书香校园”微信订阅号,展示师生书法学习动态和学习成果;每年举办1-2次校内师生书法比赛和书法作品展览活动,并推荐优秀书法作品参加校外书法比赛,近两年50余名学生获第三、四届全国硬笔书法竞赛活动等级奖,学校连续两年获优秀集体奖。

三、主要成果

(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书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学校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教学有方的书法教师队伍;同时,在一次次的规范书写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达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促进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通过书法有形成果的展示,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提供了素材,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已经成为学校文化长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各类书法作品展已经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书法特色已经成为宣传学校的重要内容。

(三)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教育使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育人功能显性化、具体化、系统化。广大学生在书法技艺的学习中,汲取中华书法艺术精髓,推动了文化传承,增强了师生文化自信。

四、体会与思考

下一步,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继续认真研究书法教育规律,积极探索书法教学模式,在书法教学的研讨上多下功夫,在指导学生创作优秀作品上多出力,打造书法特色教育的品牌,让书法之花在校园绽放,让每一位学子浸润翰墨的芬芳。

【案例3】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产校合一破解产教融合难题

一、实施路径

通过创办公司、校企合作与引企入校相结合,拓宽学校功能,实现校企一体;根据企业需求将现有专业组建为专业群,优势互补,推行“实战化、职场化、智慧化、社会化”的常态化人才培养;深化“三教改革”,进行“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快速打通产教融合全过程。形成了“产—战—教—享”四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了“办学自主化、教学实战化、人才社会化”,将中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一)办企业,创模式——牢牢把握产教融合主动权

http://nynct.shanxi.gov.cn/nytwzq/sydw/snyygzx/about/202109/W020211009756380310156.png

2015年,学校立足专业发展和区域经济需求,在太谷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太谷区聚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商品销售、旅游接待服务、仓储物流、机加工、住宿、餐饮、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涉及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这是一个与学校平行的国有独资企业,学校校长和企业法人同为一人。以此为基础,首创建议权、话语权、所有权、经营权合一,诉求一致、责任一致、目标一致、发展一致的产校合一办学模式。学校把办学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建起了一所“自己说了算的企业”,解决了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的问题。教育部、省市领导多次到校调研考察,充分肯定了这种办学模式,并鼓励学校坚持走下去。

2016年3月在淘宝网成立了山西省首家县级电商馆——“淘宝﹒特色中国﹒太谷馆”,已有当地知名企业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三晋川枣业等近60家企业入驻,并帮助22家个体企业开设独立店铺,为当地产品抱团上网走向全国搭建了网络平台,将80多种名特产品销往全国,为企业和农户增收提供了强大的助力。2016年9月聚力实战酒店正式运营,是太谷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2017年11月在全国首家注册自主品牌“职教人”,如今“职教人”名下的各类商品已达近百种,涉及初级农产品、地方名特产等8大门类。2019年3月建起了“菜鸟驿站”,对接“三通一达、百世汇通、顺丰、邮政、京东”等十余家物流企业,每天服务区域物流数百件。正在建设集仓储、物流、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商贸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启动了“百校万店”全国职教电商平台的建设,已有吉县职业中学、运城市财经学校、大同市南郊区职业中学等20余所学校加盟,促进了地域商品全国化。

(二)重实战,提素养——精准突破产教融合重难点

“企业的建立,只是产教融合的开始。”学校依托产校合一的办学模式,紧抓“实战化”产教融合的重难点,每个专业均建有标准的实战基地,均按照职场环境设置岗位,均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推行薪酬评价制度,确立了以“实战化、职场化、智慧化、社会化”为内涵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形象化的描述就是学生在职场环境下,以职场人的身份,利用现代化手段,承担岗位职责,完成具体的生产或工作任务,带薪学习、获得技能,一步步由学生转变成为企业员工。

首先,通过对当地产业调研,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可在同一个体系中完成实战训练的专业组建专业群,把17个专业整合为六大专业群。专业群实行捆绑式融通管理机制,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群组织学生实战学习,学生在实战中进行岗位互轮、角色互换,可以参加多项技能鉴定,领取多个技能证书。专业群的组建保持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一致性,成为了推动产校合一的重要推手。不仅同时解决了多个专业的实战问题,而且有利于多岗位实战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了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

还充分利用校内外实战基地,开展实战化教学,学生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项目即作业,作业即产品。学校省级以上实战基地占到了80%,其中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战基地为国家财政支持建设,建有专业实战室95个,实训工位2495个,生均实训工位0.81个。实战性课程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50%以上,实战开出率达100%。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会计等专业以聚力公司下设的聚力酒店、和衷饭店为实战基地,设置大堂经理、主管、领班、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厅服务等岗位,学生上岗实战,每年接待培训、考试人员达3000余人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群依托学校附属幼儿园,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无缝对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学校和太谷区纪检委合作共建的廉政基地为实战基地,设置接待、解说等岗位。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合作企业选派技术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引进移动、保险等行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建立了模拟薪酬和实际薪酬相结合的薪酬制,把薪酬发放的多少作为评价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将公司利润的40%作为薪资发给师生,优秀学生月薪可达千元,带薪学习、带技能出校门已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常态。

(三)深教改,夯基础——快速打通产教融合全过程

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关键在于学校的教师、教材、教法必须与企业、行业需求相一致。在产校合一的办学模式下,教职工既是学校人又是公司人,既是教师也是企业员工。学校制定了多种措施,加快教师的转型、提升,每年送一批专业教师外出培训,每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积极邀请大师、工匠进校园。经过努力,建设起了酒店专业省级名师工作室,焊接、烹饪专业市级名师工作室和1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客户信息服务、航空服务、会计等7个专业成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申报了省级技能鉴定站。一批批快速成长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产教高效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模式、评价模式等进行改革,既做减法也做加法。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去除了一些与专业关系不紧密的课程,降低一些课程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强了专业课程的配置,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互融,健全了课程体系;突出党史教育,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开发、编制了活页式、电子化校本教材;在专业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增强了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的考试,进行职场的模拟测试;强化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如电商专业群的每个教案都涵盖了文案制作、产品拍摄、美工设计、上架运营、客户服务、售后物流等全部流程,实现了学生一站式培养。

二、成效及影响

开辟了中职学校办学的新路径。学校兼有公司的双重身份,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及学校治理等方面与企业深度融合,进一步顺应了社会和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产校合一办学模式进行了详细报道。

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师生品质、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就业、创业”等衡量办学质量指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师生品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技能大赛保持省内前茅,承办了山西省电职业院校商、客服、烹饪技能大赛;文明风采连续十多年蝉联全国、全省文明风采竞赛卓越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每年三次就业双选会场场爆满,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及省内百余家知名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供不应求,形成了服务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络。学校连续三年在晋中市综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学校,荣获职业教育质量显著奖。

让社会充分享受到职教发展成果。学校除每年向社会输送千余名技术技能和服务型人才外,还开展大规模、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曾受省教育厅委托对新疆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对口帮扶培训,电商骨干教师连续两年赴我市左权县对建档立卡人员进行培训,对我区贫困村村民开展扶贫攻坚技术培训;承办了全国客服、电商专业师资培训,全省职业教育调研座谈会,全市首届产教融合培训、中职学校提升管理质量现场会、技能大赛等大型会议和赛事。学校还乘势扩大“互联网+农业+扶贫”发展模式,促进全区农产品优势的发挥,陆续开展了山区小米、鲜食山楂、玉露香梨、北阳长山药等活动项目。学校把定点扶贫的石亩村作为试点,大面积种植玉露香梨树和谷子,线上线下销售小米、西红柿、香瓜等1万多斤,助农增收。学校被评为全区民生保障先进单位。

 

【案例4】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校企勠力保招生双元育人稳就业

众所周知,生源困境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农业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更是困难重重。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作为山西省内唯一一所具有69年办学历史的省级重点畜牧兽医中等专业学校,同样也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随着养殖行业向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的转变和近几年国家“限养”政策的出台,“南猪北养”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山西本土和外来入驻的养殖企业出现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学校要想解决“招生难”的问题,企业要想摆脱“用工荒”的困境,必须改革,必须走校企共同招生、联合培养、订单就业之路,校企共同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目标,校企合作应运而生。

一、不断完善合作机制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与华北最大的养殖公司——山西锦绣大象农牧股份有限集团(以下简称“大象农牧”)、全球最大的养殖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饲料产销量最大的跨国公司——正大集团等15家大型农牧企业建立了双向资源共享、双向共育人才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制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建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工作机制完善,合作制度健全。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研讨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总结,合理计划,定期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合理制定招生方案

自2016年开始,本着“精诚合作、各尽所能、协同育人”的原则,校企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集中校企优质的教学、实习、经营、管理资源,为畜牧行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为合作目的,以“畜牧兽医”省级示范专业共同招生,单独成立企业冠名班级。

鉴于企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本着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在严格落实山西省教育厅招生政策的前提下,双方商定招收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或退役军人,中职学制一年。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学习两个阶段,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成毕业后由企业直接安排就业。

校企双方根据共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本教材,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修改教学内容,确保“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企业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了企业需求。

四、合作成效

(一)扩大了学校招生规模

2016年至2020年,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招生1352人。校企合作良好的开局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奠定生源基础,实现集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为同行业树立了典型,受到了企业、学生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

自2016年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开展校企联合招生以来,为企业培养了“量身定做”的技术工人,其适应能力强、专业技术优、综合素质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人才动力。

以大象农牧为例,目前已为其培养近800名技术工人,现有2人从事企业高层领导岗位,近200人成为企业的中层领导,绝大部分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三)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企业派专家帮助学校建设重点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企业又是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接受学生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学生在求学阶段就可以到生产一线进行充分的锻炼,既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迅速完成从“学生―学徒―职业人”的转变,实现了校方、企方、学生三赢的局面。

目前已完成14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挂牌工作,校内“PCR实验室”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高水平实训基地已完成批复正在建设当中。

(四)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企业为教师直接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教师走进企业,亲身参与企业实践,熟悉行业前沿技术,把企业理念带进课堂,进而提高教师实践技能,促进教师的“双师型”培养;二是学校邀请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改革、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等,全面加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三是学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和授课技能的特长,为企业管理人员或企业员工提供专业技术理论培训,既丰富教师教学水平,又提高教师“双师型”素质。

(五)落实了教育精准脱贫

“扶贫必扶智”。在校企联合招生过程中,所招学生主要来自贫困县,按照“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以“培育一名农村实用人才、救助一户农村贫困家庭、助力一方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专业优势,采取教育扶贫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就业,从“点子上”和“根子上”帮助贫困户精准扶贫。

2020年,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和山西省临县畜牧兽医中心合作招生,招收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0多人,校县共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并安排到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教育扶贫的模式解决了家庭贫困问题,得到临县人民高度认可,政府给予高度评价。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8.1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全省各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批示,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省疫情防控办公室安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点头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任务,确保2020年度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全省中职学校坚决将新冠肺炎疫情阻击在校园之外,全省职业学校未发生一例聚集性病例,切实保障了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8.2加强班主任工作

2020年9-10月,省教育厅组织山西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92名选手参赛,分设班主任业务能力组和最美班主任组,经过网初评、现场比赛、网络投票等环节,业务能力组选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8人,最美班主任10名,20名参赛班主任获得最美班主任提名奖。推荐6名班主任和2名最美班主任人选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获得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并向教育部推荐了班主任工作室案例8个,班主任能力比赛主题情境116个。

 

【案例】山西省贸易学校邢利军“班主任工作室”典型案例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助推器

山西省贸易学校着力建设了一批“班主任工作室”,邢利军“班主任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以日常自主探讨、定期合作研习、有计划外出培训和专项课题研究等方法,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切实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

1.紧抓“8S教育”,使学生努力有方向感。针对学生养成方面的差距,紧扣“8s”教育内容这条主线,要求学生讲学习(STUDY),安全(SAFETY),清洁(SEIKETSU),节约(SAVE),讲秩序(SEQUENCE),讲整理(SEIRI),讲素养(SHITSUKE),讲服务(SERVICE)。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和日常生活督导,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8S教育”的存在和力量,学生努力有了目标和方向,进步很大。

2.紧抓主题教育,使班级努力有荣誉感。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育人载体,营造月月有活动,天天有有精彩。开展“自我管理小能手”专项活动”,倡导“记账改变生活”,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培养理财意识;开展“爱国爱校爱自己”征文活动,使学生的笔端涌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开展“无烟校园,师生在行动”系列活动,使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吸烟对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增强了禁烟控烟意识;开展“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热情;开展“舞动的青春”健身操比赛,让邢利军等老师的班级吸引了全校的眼球;开展“跳跃的青春”花样跳绳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健身习惯。各成员班级共有90余个同学在活动中获奖,班级和学生在充满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氛围中逐渐成长和进步。

3.紧抓明星效应,使学生成长有成就感。契合学生强烈的明星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和谐杯”公寓文明创建月活动、“守则杯”纪律评比月活动、“青春杯”仪容仪表竞赛月活动、“创安杯”安全教育月活动等“四大杯赛”,培育出成员班级叠被巧手、守则星、美丽之星和安全先进个人(创安星)200余名。这些文明之星的照片悬挂在校园的明星墙头,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他们就是一朵朵校园的文明之花,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美丽。

4.紧抓助学投入,使家长学生有幸福感。在工作室的努力下,学校加大了奖助学力度。优秀学生奖学金提高幅度达40%,受奖人数范围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技能大赛奖学金最高达2000元/人。助学除国家助学金外还有特困生补助、临时困难补助、教材减免、校服减免等助学措施。且特困生资助标准提高幅度达40%,受助人数由原来6%增加到10%。奖助学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受到资助的学生更加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学生和家长时时能感受到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充满了幸福感。

5.紧抓环境文化,使德育渗透有亲切感。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重点,通过两条途径进行德育渗透。一是对宿舍的文化标识牌重新设计,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要二十不要”和“8S教育”内容及劝学名言,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角效应,成为无声的老师,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二是把人文关怀浸润到学生的心灵。通过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病了班主任去看望,学生没叠被子班主任去监督,班主任们对学生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学生们不文明言语少了,叫“老师好”的多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等亲切问侯多了。学生宿舍成为了塑造文明和谐的窗口,学生们生活在文明洁净的环境里,倍感温馨和亲切。

6.紧抓安全管理,使生活学习有安全感。一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开学第一天安全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开设《中职生安全教育》课程等,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二是通过学校协商与迎泽消防队共同举办消防演习提升学生消防和逃生的基本技能。三是和保卫科联系加强技防物防,在学生公寓安装消防疏散指示灯箱,配置逃生防毒面具,按时更新灭火器。四是建立工作室值班联动机制,互相照应,排查矛盾,重点防范,严防校园欺凌和学生伤害突发事件。由于措施到位,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环境,学生有了安全感,我校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平安标兵单位”。

 

8.3 继续办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7-8月举办山西省第十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经各单位自主申报、市级推荐、省级评审,共产生一等奖作品124件(62所学校)、二等奖作品242件(96所学校)、三等奖作品246件(104所学校)。另评选出组织奖单位21个,优秀组织工作者21名,优秀指导教师148名。赛后,推荐20个作品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品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会场展示。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是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与国家和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9.1.1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不高

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热切期望和现实需求。目前,职业教育仍然是各类教育中的短板,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尚未建立,中、高职教育仍然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上升空间有限。同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学生在社会上面临就业、择业和社会评价等诸多压力,选择职业教育通常出于无奈。特别是在普职大体相当的政策门槛下,大多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是“被迫”分流,而不是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学业、就业、职业发展大通道还没有形成,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仍然不高。

9.1.2基本建设欠账较多,优质资源短缺

山西中职学校“多、小、散、弱”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学校规模偏小,难以形成合理的规模效应。基本建设欠账较多,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仍然较差,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属中专学校普遍存在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进校任教仍缺乏机制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与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贫困地区,思想观念滞后,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长期难以达标,成为制约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需要大力扶持薄弱职业高中尽快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

9.1.3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亟待提高

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虽基本反映地方经济社会的要求,形成了一些骨干专业,但仍存在专业规模整体偏小,专业重复,水平不高,专业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招生就业、实习实训层面,缺乏更广泛的深层次合作。职业学校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岗位一线的需求,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培训不足,技术服务能力弱,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贡献少。

9.2改进措施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结合山西实际,2020年10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山西《行动计划》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国家方案的总体部署,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改革导向,以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为统领,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完善改革发展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25项举措。用改革的办法,强基础、补短板,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山西转型发展战略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开启山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

9.2.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施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职业教育铸魂育人“三个一”工程,建设100个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打造1000个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建设10000门思政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一批职业教育思政工作品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9.2.2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

实施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60所基础能力强、校企合作深入、办学质量高的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持续支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做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保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支持各市统筹推进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举办市级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专项投入,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到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提升县级职教中心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县级职教中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建成面向县域各类学习群体,兼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义务教育学生职业启蒙、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办学实体,更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9.2.3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方式。实施高职专科与本科“3+2”贯通培养。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建设。推动10所左右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探索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9.2.4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深入推进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打造200个校企合作密切、产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高、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20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推动职业院校选好用好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实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支持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50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定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名师。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直接考察方式公开招聘。按照规定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加强三晋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完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文化素养与培养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相融合,培养一大批弘扬三晋文化、传承技艺技能、富有工匠精神、勇于创新创业的三晋工匠后备人才。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实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标准,推进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建立省、市、校三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竞赛机制,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总体思路,坚持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支持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推动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提升服务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能力。

9.2.5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太原、晋中、大同、长治等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试点。建立完善山西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和认证制度,认证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等服务。推动校企“双元”协同育人。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鼓励职业院校单独举办或“引企入校”合作举办校内教学工厂,开展实习实训、职工培训和生产经营活动,教学工厂按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实施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高水平专业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支持各市建设市级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服务区域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服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作模式,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支持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内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协同开展中高职衔接、专本科衔接等招生制度改革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9.2.6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拓宽通道。建设多元办学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利用非财政资金,采取依法独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系、部)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允许社会力量通过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探索民办职业教育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上一条:专业设置
下一条:内设机构
学校名称: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汇锦街12号
建议电脑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768以上 IE浏览器版本为8.0、9.0、10.0及360浏览器的高速模式浏览